第十五届全运会今天(20日)开幕后进入第十一天的比赛。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澳门赛区承办乒乓球比赛,三场比赛
第十五届全运会今天(20日)开幕后进入第十一天的比赛。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澳门赛区举办了乒乓球、三人篮球、空手道等5个比赛项目。其中,在群众空手道比赛中,澳门以3枚金牌、2枚铜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今天,“行走湾区看全运会”系列报道以跟随记者的空手道冠军班开始。
一拳一脚看清真相
武术在湾区熊熊燃烧
跑步、伸展、踢腿……二十分钟的热身结束,冠军班开始。
空手道结合了拳击、踢腿和缠斗。每招式、招式均可攻可守,掌握后非常实用,而且观赏性强。这项武术项目起源于中国,目前在全球拥有一亿多练习者。
只有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形成最强烈的动作。这是郭建恒从20多年的实践中领悟到的。 2017年,空手道首次成为全国性体育项目。四年前,郭建恒在全运会上为澳门赢得了第一枚奖牌。 2023年杭州亚运会,他获得个人和团体两枚银牌。他是澳门著名的体育明星。
空手道在澳门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很多七八岁的孩子都参与其中。这次在国内举办全运会空手道比赛,让他们感到未来是有希望的。
澳门空手道运动员郭建恒:国家允许我们三地共同举办全运会,对我们来说是高度重视和信心。如果三个区域一起运行,效果会更强。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得很远。
澳门空手道运动员朱安琪:这可以告诉很多人,我们澳门也有很多有才华的运动员。福尔我也希望追随前辈的脚步,在四年内赢得更多的奖牌。
天地间方寸
运动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澳门首次参与举办国家重大体育赛事,掀起了澳门“全民体育”的热潮。近年来,澳门持续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然而,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给澳门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每逢体育盛会,运动健康的潮流就从体育场传遍澳门。
总台央视记者朱若萌:不少澳门居民以晨跑开始新的一天。我当时在松山公园,这是一个很受澳门人欢迎的体育场馆。我刚刚认识了一群跑步者,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加入他们。
松山晨运联谊会拥有2000多名会员,是澳门众多体育社团的代表。雅阁丁据统计,澳门12000个协会中,有2000多个体育协会,涵盖手球、乒乓球、拳击、自行车、健美等45个类别。
澳门内家拳研究会会长范金红:澳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仅我们武术联合会下就有一百多个协会。
在澳门行走时,无论是沿海休闲区、各个公园,还是住宅区附近的大片区域,通常都可以随时免费锻炼,甚至费用也很便宜。
央视记者朱若萌:你看过天台的田径场吗?我现在在澳门旺哈体育中心的顶层。该体育中心在同一建筑内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多元的选择,也充分体现了特区的努力政府要克服澳门狭小的空间问题。
帮助澳门打破地域限制的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这里,由澳门、香港和内地创业伙伴共同打造的天母帆船赛正在兴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推广,这个汇聚了三个地区成员的团体,成功将赛艇从一项“小众运动”发展成为大湾区水上运动的新名片。
亚洲赛艇冠军、横琴青少年赛艇队主教练唐绍文:我们有本地青少年,也有来自澳门、香港的学生,甚至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孩子。他们一步步成长,就像我们的赛艇项目一样。尽管他们的背部已经到达终点线,但他们的每一次划水都会让他们感动。
体育、文化旅游、歌剧舞台
激活多元化发展新动能
澳门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和“创意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美食之都”。《特区政府2024年财政年度报告》提出建设“表演之城”和“体育之城”,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 “体育+文旅”为澳门各项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央视记者朱若萌:感受一年一度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速度与激情。作为澳门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今年的大奖赛与全运会“相遇”。两项重头戏叠加,让澳门的“体坛名气”直接爆炸。
赛道沿线,除了随处可见的全运标志外,特区政府还为赛事的举办做出了特别安排。
澳门十五运会及残奥会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泉:今年的大奖赛,我们把全运会的一些重要赛事移到了18之后,或者是为了吸引来参加的人晚上赶比赛看全运会。观看全国比赛的人也可以在白天观看比赛。
央视记者朱若萌:你能想象吗?澳门每月至少举办两场国际活动。马拉松、龙舟赛、网球赛、网球赛、斯诺克表演赛等等,从年初到年末,一切都令人兴奋。澳门作为沿海城市,明确定义了“小城市,大体育”。
近年来,澳门不断举办和引进各类体育赛事,着力打造“体育城市”新名片,不断推动“体育+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对于这些全运会,特区政府打造了“比赛场馆就是景点、看比赛就是旅游”的融合模式,将精彩赛事打造成“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超级媒体。
抄送电视台记者朱若萌:大三巴牌坊前正在举办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作为全运会的配套活动,每周有6场比赛在这里举行。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澳门和全运会的多元风貌。
数据显示,2024年澳门接待游客将超过3492万人次,同比增长23.8%;到2025年,澳门的年游客量预计将达到3800万人次至3900万人次。 “体育+文旅”为正在探索发展的澳门带来更多活力和机遇。
制造商 |佩玛·央金·戴峰
制造商|潘鸿旭、熊兵、高雷、张宇
记者丨朱若萌、张雪松、肖忠仁、瞿白宇
摄像丨杨小刚周坤
编辑丨李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