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羊城晚报》头版,从开幕式上的“天海同心”到“星辰大海”送别,是一幅全运会的激情画卷
11月22日《羊城晚报》头版
从开幕式的“天海为心”到告别的“星辰大海”,一幅国运的激情画卷在热闹的湾区徐徐展开。 11月21日晚,随着全运会圣火缓缓熄灭,第十五届全运会胜利落下帷幕。
这是首届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的全国性运动会。这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游戏运营理念,以“简单、安全、无序”为运营要求,解决跨界合作问题,共同探索联动机制新模式,探索报道国运历史新篇章。
在这场体育赛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0多名运动员和约11000名群众运动员用汗水定义了体育的意义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用艰苦奋斗书写人生篇章。
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城市全景闭幕式”,以大海为平台,以城市为景观,将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湾区情怀深度融合。摄/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斌 摄
(1)
运动之美,是人们对极限的永恒挑战,是赛场上爆发的强大力量,是每一个活着的人的故事——百米跑道上的闪电速度,泳池里的海浪,健身房里的曼妙风姿,令人惊叹的瞬间,这是奋斗和成长。他们共同编织了十五运会最动人的记忆。
刺激就是巅峰对决的快感。凭借完美表现,谢思震、陈艾森领衔的广东跳水队实现国家队八连冠;每个人全力以赴,广东男篮时隔12年夺得全运会男篮冠军奖杯;成人网球混双桌,来自广东的“诗与远方”(刘诗雯/林高远)组合以4比2的大比分夺得冠军。
厉害就是超越极限的坚强勇气。在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界马拉松赛事中,著名运动员杰获得了宁夏田径首枚金牌,实现了“亚运冠军+全运冠军+全国纪录”的大满贯。女子举重比赛中,黑龙江选手李艳在最后一举成功举起180公斤,最终成功逆转夺得金牌。
令人惊奇的是渡过难关时的稳定和冷静。从热身到比赛,从站台到看台,全红婵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提及。 18岁的他,为人大方,处事冷静。即使带着伤病,他仍然竭尽全力完成比赛。他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伤病的艰辛并没有阻止他勇敢前行,因为他知道:“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对错全是我脚下的痕迹。”
颁奖典礼结束后,全红婵激动亲吻金牌,并晒出与“喜羊羊”的亲密合照/羊城晚报记者 梁宇 摄
在十五运会的赛场上,既有新秀留下痕迹,也有老将书写最后的传奇。这是竞技体育的标准,也是精神的传承。
18岁的游泳运动员张占硕和15岁的体操运动员柯勤勤运动员分别获得5枚金牌,成为本届全运会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16岁陈玉洁打破亚洲青少年纪录,成为最年轻女子全运会历史上100米冠军。湖北“00后”姑娘彭旭薇在全运会仰泳项目上成功实现“双卫”。 13岁游泳运动员于子迪在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打破了13年来的亚洲纪录,夺得冠军。
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36岁的苏炳添“主场”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谢幕战”。这位在世界田径史上刻画中国速度的“亚洲飞人”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接力棒交接”。
跑完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后,苏炳添挂靴接受了最后的宣判。摄/羊城晚报记者 周伟 摄
女子铅球决赛中,36岁的奥运冠军、河北队选手巩立姣在获得全运会五连冠后泪流满面。他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让中国永远处于世界之巅。
十五运会,兴奋属于每个人。在火炬传递中,有快递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在群众性活动中,学生、工人、医生、警察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享受着体育带来的快乐。所有参赛选手均可在“十五运会群众性活动信息平台”下载电子证书,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赛场外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当暨南大学学生王朴臣在广州跳水场地外耐心引导人群时,母亲刘永焕则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澳门赛区志愿者之家做志愿者。在不同的地方,母女俩一起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说:“这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2)
举办一场活动,就是举办一座城市。体育赛事不仅是一项综合性赛事奥运会是对我市办赛能力的一次有力考验,也是对我市发展成就的全面展示。从第六届全运会到第九届全运会再到第十五届全运会,每次体育赛事在广东举办,城市生活都从升级开始。
在“简单、安全、精彩”原则指导下,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创了全运会历史上首次没有大型场地。而是遵循“科技体育”、“绿色体育”、“零废弃体育”的理念,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提升工程,辅以精细化服务,为城市增添了美丽。
作为底蕴深厚的“国际赛事中心”,广州以“卓越”为主题,以“从赛区到邻里”的空间布局,打造特色区域、特色赛区、特色街区、特色城市。关系。全市共启动八类291个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围绕30个区域建立了17个独特的街区。改造近34公里夜间照明工程,拓展新中轴线和珠江夜游美景。这座千年商业之都用细笔描绘出一幅现代都市的新画卷。深圳用科技改变地方。可伸缩的车顶、可移动的斗屏、可移动的座椅、灵活的照明系统等,都体现了“变革之城”的智慧。百余名督导无障碍的“水平扫平”,进一步凸显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珠海这座“百岛之城”,用赛事串联起分散的滨海资源,构筑“体育+生态+休闲”的共享活力形象。
“帆船之都”汕尾,依托红湾世界帆船区和天然泻湖品清湖打造“红湾专业赛事、品清湖大众游玩”的双重空间,让帆船运动从专业赛事走向大众生活。
“篮球之城”东莞用篮球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从邻居聚集的“村霸”,到从对方篮球学校走出来的“篮球小子”,再到广东宏远CBA“第十一届冠军”的传奇,篮球早已融入东莞人的日常生活。
汕头,“海滨之城”,寄托海边的情怀; “武术之城”佛山,“以武为友”;韶关三江穿城,扛起了生态优良的“赛艇之城”的旗帜; “粤北名城”云浮以曲棍球为纽带,深化“体育+文旅商贸”融合...
在南粤大地,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推动各城市在“全省一盘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展示自己的优势,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与此同时,这项体育赛事也已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国球元素;背着国赛的“福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求的潮流; “带着游戏去旅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凭借一张全国游戏通票,人们可以连接城市地标、热门商圈、自然风景区等场景,解锁多种独特玩法。此外,不少社区还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将在田野里努力、开拓的精神带到社区,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细微的变化,为全运会的叙事增添了生动的注脚,成为我们专属的美好回忆。
(3)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以体育为桥梁,以赛事为媒介,以全球视野清晰展示大湾区的诸多特色。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粤港澳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摄/羊城晚报记者 梁宇 摄
开幕式上,海龟非常漂亮,粤剧唱得优美,翅膀的刚柔相济。这种林加纳文化的元素唤起了大湾区人民的共同记忆。当粤港澳代表团作为东道主进区时,当三区五星级红旗同时升起时,当三区火炬手洋溢着主火炬时,珠江五光十色,维多利亚港溢彩,浩浩荡荡。江水绚丽,“同心之火”闪耀。
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自行车比赛,骑手们6次跨越国界,没有感觉通关。这条全长231.8公里的自行车道连接珠海、澳门、香港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框架连接山海和大湾区城市网络。连接的生动图景。首届跨境马拉松赛事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搭建深圳与香港的联系桥梁。同时实现人、车、物“零延误、零接触、零等待”,无感智能通关。它不仅展现了跨境活动举办的高效便捷,也见证了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稳步步伐。
11月8日,男子个人赛运动员第十五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比赛通过港珠澳大桥隧道,飞往珠海。摄/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艳 摄
这些创新技能不仅展现了大湾区的科技实力,也展现了发展的制度优势和活力。如今,港珠澳大桥飞驰,三地汽车川流不息;广深港高铁加速推进,“一小时生活圈”为全国流动共享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热门赛事不仅调动市民热情,更通过“赛事差异化”激活文旅消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鲜明注脚。广东官方公布23条城市特色旅游线路 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香港旅游业预计,第十五届全运会可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来港,带动餐饮、零售和旅游消费繁荣。澳门秉持“比赛场地就是景点、看比赛就是旅程”的一体化模式,为所有参赛者提供舒适、便捷、专业、安全的体验。
从赛事协同到资源共享,从激活消费到产业赋能,十五运就像一座精彩的“同心桥”,拉近了粤港澳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强化了“我们都是大湾区人”的认同感。举办这项体育赛事,逐步将大湾区从“一湾”转变为“一城”,路相连、城相连、心相连。
(4)
对全国比赛的热情,对大湾区的热情。已开启是当今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被赋予“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通过举办这次盛会,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拉紧精神纽带,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建设大湾区创造良好环境。”
茵茵的话还留在我耳边。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圆形“水舞台”化作一片光影海洋,定义了中华文明自信拥抱世界的写意形象。最终,陆地矗立,水舞台相得益彰,海天为幕,城市为景。里。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的完美落幕,也是对大湾区象征和融合的深情致敬。也是中国自信、明天、包容、包容的生动展现。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天海之冠”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全场沸腾。粤港澳同步“全运会时间” 摄/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斌 摄
没有奖牌榜或总成绩排名。运动员与教练员同台领奖,分享喜悦; “小海豚”志愿者随处可见,服务周到……全运会期间,这一系列特殊举措为激烈的赛场增添了不少热度,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体育带来的欢乐。各场活动礼堂里,“来吧”的声音响亮而和谐。”一一清晰可闻。人群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呐喊,就像无数双有力的手,牢牢地支撑着赛场上的运动员,让他们感到轻松。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在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后,到广东省多个比赛场馆观摩比赛,对十五届全运会总体工作表示:“组织很棒,赛事精彩,今后将举办更多国际体育赛事。”这里的人们热爱运动,组织工作也非常好。”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纯粹的展示窗口。寓意美好的敖玉爆圈,热闹的舞狮生机勃勃,疯狂的“喜”“喜”成为全网“集体最爱”……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真诚地说:“我很佩服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强烈自豪感,我能感受到这种热情和自信。我要为自己感到自豪!”
它的自豪感来自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来自于时代进步的活力精神。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举办,让这些点点滴滴展现了开放、包容、创业、自强的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友善可爱的面貌。
(5)
全运会的圣火慢慢熄灭,沿海舞台上的涟漪也逐渐平息。夜晚的大海面前,那双耀眼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铺满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这一刻,我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长沙见!”运动员欢送会,是对未来的殷切期盼,是对未来的强烈祝愿。克信心。从珠江岸到湘江岸,民族拉罗尔的火炬将继续传递中国体育的骄傲和梦想。
珠江之流渗入大海;湾区携手共筑未来梦想。让我们清除这段大湾区记忆,相约2029年,在岳麓山脚下、湘江之滨,续写中国体育新篇章,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征程!
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学校
文字|冯熙熙 编辑|谢阳柳校对 |审阅者:彭继业 |实习编辑周乐睿丨段洁文
